本文作者:author

Web3香港峰會驚天內幕:一場收割韭菜的金融騙局?

author 04-07 117 抢沙发
Web3香港峰會驚天內幕:一場收割韭菜的金融騙局?摘要: Web3 Festival香港開幕:一場精心包裝的金融實驗?2025年4月6日,第三屆Web3 Festival在香港會展中心開幕,萬向區塊鏈實驗室和HashKey集團的名字赫...

Web3 Festival香港開幕:一場精心包裝的金融實驗?

2025年4月6日,第三屆Web3 Festival在香港會展中心開幕,萬向區塊鏈實驗室和HashKey集團的名字赫然在列,這場號稱亞洲Web3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活動,聚集了超過300名“全球專家”和5萬名“與會者”。專家們高談闊論去中心化技術如何重塑金融體系和資產形態,但明眼人都看得出,這不過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資本遊戲,一場披著科技外衣的金融實驗。

喧囂背後的真相:RWA敘事的誘惑與陷阱

HashKey Eco Labs的CEO Kay在主會場發表了主題演講,題目是「HashKey Chain:Bridge Tradition and Innnovation, Reshape the NEW RWA Ecosystem」。她聲稱全球金融市場正處於數字化變革的關鍵節點,RWA(Real World Assets,現實世界資產)和Onchain Finance(鏈上金融)是變革的核心驅動力。這話聽起來很誘人,但實際上,RWA不過是一個被過度炒作的概念。它試圖將房地產、債券、藝術品等傳統資產“代幣化”,搬到區塊鏈上進行交易。

但問題是,這些資產的價值並非由區塊鏈技術本身決定,而是由其背後的實體資產決定。將這些資產搬到鏈上,真的能提高效率、降低成本嗎?恐怕未必。相反,它可能會引入新的風險,例如智能合約漏洞、黑客攻擊、以及監管不確定性。更何況,RWA的“去中心化”特性與傳統金融的中心化監管模式存在根本衝突,這使得RWA的合規性成為一個巨大的挑戰。

Kay引用Chainlink的數據,預測RWA代幣化市場規模將在2030年突破16.1萬億美元。這種預測更像是一種市場宣傳,目的是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加入這場資本遊戲。真正的問題是,這些預測的可信度有多高?有多少是基於嚴謹的分析,又有多少是基於利益驅動的炒作?

她還用“如何將大象裝入冰箱”的比喻來形容RWA上鏈的挑戰,這聽起來很幽默,但實際上卻掩蓋了RWA上鏈的真正難點——信任。傳統金融體系建立在數百年來積累的信任基礎之上,而區塊鏈技術的信任機制尚未成熟。如何建立鏈上與鏈下協同的信任機制,才是RWA上鏈的關鍵。而這絕非僅僅是技術問題,更是一個涉及法律、監管、以及社會共識的複雜問題。

阅读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验证码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117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